曹昂抛出的这个官营营造之权的诱惑,对于日渐式微、正苦苦寻求出路的河内张氏来说,简直就象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,突然被天上掉下来的纯金馅饼砸中了脑袋,瞬间涌上的不是狂喜,而是一种极不真实的眩晕感!
张贾和张汪兄弟俩直接被这巨大的许诺给砸懵了,脑子里嗡嗡作响,互相看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和极度的渴望。
张汪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,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斗:“使……使君此言……当真?”
他们心里清楚,眼前这位年轻人,不仅是权倾朝野的曹丞相嫡长子,更是皇帝亲封的河南尹、司隶校尉,未来前途不可限量。
若能攀上这棵大树,得其信任,张家重振门楣,甚至超越先祖荣光,都绝非虚妄!
然而,巨大的利益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。
兄弟二人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纠结。
张贾眉头紧锁,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划拉着,脑海中飞速权衡:【答应他,就等于彻底绑上了曹昂的战车,要与河内其他三家,尤其是势头正盛的司马氏走向对立面。而且迁徙流民,等于自断臂膀,少了依附的佃户,家里的田地谁来耕种?短期内损失巨大……可不答应?曹昂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诱人了!拢断洛阳重建的工程,那利润……足以让张家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屹立不倒!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!】
挣扎了许久,张贾最终还是想再拉扯一下,为家族争取更多保障,或者说,让自己下定决心。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:“使君,非是张某不愿,只是……迁徙民众,非比寻常。我张氏在河内经营数代,田产、祖宅、宗祠皆在于此,骤然动员,恐力有未逮,亦恐引发乡里非议。此事……还需从长计议啊。”
“张公误会了!我何时说过要迁徙张氏满门宗族离开河内祖地了?”
“啊?”
“我的意思是,请张氏行个方便,让那些依附于贵府、却未曾编入国家户籍的流民、佃客,自己做出选择。愿意前往洛阳编户授田、开启新生活的,张氏不可阻拦,并需协助官府进行宣传动员。至于张公的田产、祖宅,自然还是张公的,昂绝无觊觎之心。”
这话如同拨云见日,张贾瞬间就明白了!
曹昂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他们这些地头蛇现有的土地,而是依附在土地上的那些隐形人口!
对于张氏来说,流民佃户固然是重要的劳动力,但在乱世,只要仗还在打,流民就如同野草,割了一茬又会长出一茬。
有时候流民太多,庄园容纳不下,反而还要想办法驱赶。
用这些可再生的资源,去换取拢断洛阳营造、攀附曹氏内核权力的机会,这笔买卖……简直太划算了!
想通了这一点,张贾心中再无尤豫,他站起身来,对着曹昂郑重一揖:“既如此,使君拳拳为国之心,我河内张氏感佩万分!我张氏满门,愿全力配合使君迁徙流民、安抚地方之策!只望使君……勿忘今日之约!”
曹昂心中大定,也起身击掌为誓:“好!张公快人快语!昂在此立誓,只要张氏诚心助我,方才承诺,绝无虚言!”
正事谈妥,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。曹昂似乎不经意间提起,笑着问道:“对了,听闻贵府与司马家交往甚密,不知二位可识得司马家那位二郎,司马仲达?”
张汪接口道:“自是认得。仲达年少聪慧,博览群书,沉稳有度,我等皆以为其乃不世出之奇才,未来不可限量啊!”
言语间对司马懿颇为推崇。
曹昂摸了摸鼻子,脸上露出一个略带痞气的笑容,仿佛在说什么趣事:“哦?是嘛。可惜啊,上次在许都公府考试,我觉得他太过狂傲,看着不顺眼,就……顺手揍了他一顿。哈哈!”
“……”张贾、张汪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,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两人面面相觑,额角似乎有冷汗渗出,这马屁可拍的褶子了。
【这……这位曹公子,行事还真是……不拘一格啊!】
他们连忙干笑几声,迅速转换话题,开始不着痕迹地拍起曹昂的马屁,什么使君性情率真、年少英武、非常人所能及云云,极力缓和这突如其来的尴尬。
曹昂浑不在意地摆摆手,言归正传:“闲话不提。董昭先生稍后会带一批人手过来,还望二位行个方便,并予以协助。我需要这些人,将前往洛阳编户授田、添加府兵的好处,编成简单易懂、朗朗上口的童谣,传唱出去。”
他目光灼灼,“我要三天之内,这童谣传遍温县大街小巷,每个孩童都会唱!十天之内,温县、平皋、修武三县境内,都要听到这歌声!”
已经上了船的张氏兄弟,此刻自然是满口答应,赌咒发誓必定办妥。
接下来的三天,曹昂就静静待在温县,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。
然而,温县内外却如同烧开的滚水,彻底沸腾了!
在张氏的默许甚至暗中推动下,董昭带来的人效率极高,几首童谣迅速被编造出来,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入千家万户:
“去洛阳,领田忙,二十亩地亮堂堂!不用租,不用偿,自家粮食堆满仓!”
“府兵好,府兵强,拿起刀枪保家乡!立功劳,受封赏,光宗耀祖美名扬!”
“温县苦,平皋荒,不如洛阳新气象!曹使君,有担当,带咱百姓奔小康!”
这直白又充满诱惑的歌词,经由孩童们天真无邪的嗓音传唱开来,威力惊人!
简直堪比昔日“大楚兴,陈胜王”的谶语!
更让其他豪族措手不及的是,张氏不仅不阻拦,反而派了些识字的族人,在集市、村头主动宣讲迁徙政策,将洛阳描绘成一个“去了就有田种,当了兵就能出头”的人间乐土!
这一下,可不仅仅是流民心动了,就连许多原本安分守己的自耕农、甚至一些小地主家的佃户,都开始人心浮动,蠢蠢欲试!
董昭设在县衙旁的登记点,短短三天就被闻讯赶来询问和报名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,门坎都快被踏破了!
眼见着人心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被导向曹昂,原本还指望联合张氏一起施压的司马家、山家、刘家一众耆老,此刻彻底慌了神!
他们聚集在司马进的府上,如热锅上的蚂蚁,再也坐不住了。
张氏这突如其来的背叛和曹昂这手舆论攻势,完全打乱了他们的阵脚,让他们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和恐慌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