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城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连城小说网 > 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 > 第393章 黄皮子账房

第393章 黄皮子账房

保定府往东百十里,有个赵家庄,庄里有个富户赵老员外,家大业大,光是粮仓就有七八座。这年秋收刚过,赵老员外却愁眉不展——他家账房先生因病回乡,新来的几个识字后生,打起算盘来总出差错,眼看年底盘账的日子越来越近,这可急坏了赵老员外。

这日黄昏,庄里来了个外乡人,自称姓黄,四十来岁模样,瘦小精干,尖嘴窄腮,一双眼睛却滴溜溜透着精明。他径直到赵府门前,作揖道:“听闻贵府缺个账房,小人愿毛遂自荐。”

赵老员外见他相貌奇特,将信将疑地问:“先生可精通算学?”

黄先生微微一笑:“员外可随意出题。”

赵老员外便道:“今有粮三百四十五石,每石换银一两二钱,共计几何?”

黄先生眼珠一转,脱口而出:“四百一十四两整。”

赵老员外暗自拨了拨算盘,分毫不差,又出了几道复杂题目,黄先生皆对答如流,甚至比算盘还快。赵老员外大喜,当即聘他为账房,月钱二两,管吃管住。

黄先生上任后,果然名不虚传。偌大的赵府账目,他不出三日便理得清清楚楚。更奇的是,每逢夜深人静,账房里算盘声噼啪作响,似有十余人同时在劳作,可推门一看,只有黄先生一人在灯下疾书。

赵老员外心下称奇,却也不便多问。

转眼到了年关,赵府上下忙着准备年货。这日傍晚,厨娘王嫂正在厨房蒸年糕,忽见黄先生蹑手蹑脚溜进来,四下张望后,迅速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,抓了把生米塞入口中,嚼得嘎嘣作响。

王嫂轻咳一声,黄先生吓了一跳,慌忙将米袋藏入袖中,讪讪道:“夜长腹饥,寻些点心。”

王嫂笑道:“先生何不早说,这有新蒸的年糕,比生米可口多了。”

黄先生却连连摆手:“不敢劳烦,生米就好,生米就好。”说罢匆匆离去。

王嫂心下疑惑,次日便将此事告知赵老员外。员外也觉奇怪,自此暗中留意黄先生举动。

又过了月余,庄里李货郎半夜从邻村回来,路过赵家粮仓时,隐约见几条黑影扛着麻袋往账房方向去。他以为是府上夜运粮食,不料次日便听闻赵家西仓少了两石米,门窗却完好无损。

赵老员外联想起前事,心中生疑,便找来庄里见多识广的孙老太爷商议。

孙老太爷捻须道:“此事蹊跷。我观那黄先生言行诡异,怕是懂得异术。老夫年轻时曾听说,有些懂邪门歪道的人能驱使‘五鬼运财’,莫非他”

二人商议一番,决定暗中查探。

当夜三更,赵老员外悄声来到账房外,舔破窗纸往里瞧。只见黄先生端坐案前,面前摆着五个泥塑小人,他手持朱笔,在小人背上画符念咒。不多时,那泥人竟动了起来,蹦跳着钻出窗户,朝粮仓方向去了。

约莫一炷香功夫,五个泥人扛着米粒鱼贯而入,将米倒入一个木箱后,又变回泥塑。

赵老员外看得真切,心中骇然,却不声张。次日,他备下一桌酒菜,单独请黄先生赴宴。

酒过三巡,赵老员外举杯道:“先生来我庄上已半年有余,账目打理得井井有条,老夫感激不尽。只是有一事不明,还望先生解惑。”

黄先生神色微变:“员外请讲。”

“先生所用之术,可是‘五鬼运财’?”

黄先生手中酒杯一晃,酒水洒出少许,强笑道:“员外说笑了,哪有什么五鬼运财。”

赵老员外正色道:“先生不必隐瞒,昨夜老夫已亲眼所见。只是不解,先生既有此等本事,何苦屈居寒舍做个账房?”

黄先生见事已败露,长叹一声:“既然员外知晓,我也不再隐瞒。我确实懂得驱使黄仙之术,只是此法有违天和,用之不义必遭反噬。我本保定城内一落魄书生,因机缘巧合得此异术,曾靠它敛财,却招致家宅不宁,妻离子散。后得高人指点,需行善积德三年,方能化解冤孽。来贵庄做账房,实为借正当营生糊口,偶尔驱使黄仙运粮,也是为补足账目亏空,绝无侵害主家之意。”

赵老员外将信将疑:“既如此,先生可愿展示此术,让老夫开开眼界?”

黄先生犹豫片刻,道:“也罢,只是需备香案贡品,且需在子时行事。”

当夜子时,赵家后院设下香案,摆上鸡鱼果品。黄先生焚香念咒,忽的阴风四起,五个尺许高的黄影从墙角冒出,似人非人,尖嘴长尾,眼放绿光,围着贡品吱吱作响。

赵老员外看得心惊胆战,强作镇定道:“果然神奇!却不知这些黄仙从何而来?”

黄先生道:“此乃长白山修行的黄仙一族,与我祖上有契,可听调遣。只是每次驱使,都需以精血供奉,且不能用于邪道,否则必遭反噬。”

说罢,他取出一把生米撒在地上,五只黄仙一拥而上,顷刻间抢食一空。

赵老员外恍然大悟:“原来先生好食生米,是为供奉这些仙家?”

黄先生点头:“正是。它们最喜生米生豆,偶尔也需血食。”

自此,赵老员外对黄先生礼敬有加,黄先生也尽心竭力为赵家打理账目。庄里人皆知黄先生有异术,却不知详情,只道赵家账房能招财进宝。

如是过了两年。这年秋天,保定府来了个新知府,姓贪名得无厌,到任后便巧立名目,加征赋税。赵家庄首当其冲,税赋比往年翻了一倍还不止。

赵老员外愁白了头,与黄先生商议:“若如数缴纳,庄里百姓明年必闹饥荒;若抗税不交,官府必来拿人。如之奈何?”

黄先生沉吟良久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:“员外不必忧心,我有一计,可解此困。”

三日后,知府派差役来赵家庄催税。黄先生取出早已备好的账册,带着五个沉甸甸的木箱,随差役前往府衙。

知府见赵家庄如数缴税,大喜过望。不料开箱查验时,满箱白花花的银子竟变成了碎瓦砾!知府勃然大怒,命人将黄先生拿下。

黄先生却不慌不忙:“大人明鉴,此乃仙家障眼法。真银在此。”说罢念动咒语,瓦砾又变回白银。

知府看得目瞪口呆,贪念顿起:“你若将此术传授于我,赵家庄赋税全免!”

黄先生摇头:“此术乃祖传秘法,非有缘人不能传授。不过,若大人应允减免本府三成赋税,我可为大人运来三年财气。”

知府贪心不足,暗想:若得此术,何愁不发财?便假意应允,却在府中设下埋伏,逼黄先生就范。

当夜,知府后院香案高设,黄先生做法招来黄仙。知府见五个黄影显现,竟命埋伏的衙役一拥而上,欲生擒黄仙。

顿时院内阴风大作,黄仙尖叫着四处飞窜。混乱中,黄先生大喝:“尔等触怒仙家,大祸临头矣!”

话音未落,五只黄仙化作五道黄烟,钻入地下不见了。知府气急败坏,将黄先生打入大牢。

却说赵老员外听闻黄先生入狱,焦急万分,正要设法营救,当夜却梦见黄先生飘然而至,笑道:“员外不必担忧,我自有脱身之法。只是与知府此劫难逃,三日内必有报应。员外速回庄中,紧闭门户,无论听闻何事,切勿外出。”

次日,赵老员外依言返回赵家庄,命庄民紧闭门户。

当夜,保定府衙后院忽起大火,火势怪异,只烧知府卧房及银库。知府在睡梦中被火烧醒,仓皇逃出,却发现须发尽被烧焦,状如焦鬼。更奇的是,银库中税银不翼而飞,只剩满地鼠粪。

与此同时,赵家庄各户门前,都发现了一袋白银,正好是今年多缴的税银数额。

三日后,黄先生安然返回赵家庄,对赵老员外道:“知府贪赃枉法,已遭天谴,朝廷不日将派新知府到任。我与黄仙缘分已尽,也该告辞了。”

赵老员外不舍:“先生何不留下来?”

黄先生摇头:“我借行善已化解冤孽,如今该回山修行了。只是临走有一言相告:异术终是外道,勤俭持家才是根本。”

次日清晨,黄先生飘然而去,只留下一室书香。庄里人都说,曾见五只硕大黄鼠狼随着一道人往长白山方向去了,个个身背小包裹,似人般拱手作揖,消失在晨雾之中。

自此,赵家庄虽再无黄仙显灵,却年年风调雨顺,家家安居乐业。唯有时至今日,庄里老人教训后生时还会说:“莫贪不义之财,别忘了黄先生与黄皮子账房的教训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