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城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连城小说网 > 三国:从宛城为父平事开始 > 第104章 善后安民,布子河内

第104章 善后安民,布子河内

朝歌城头,那面残破的“眭“字大旗被砍落在地,取而代之的是像征曹军的玄色旗帜,在秋风中猎猎作响

城内的混乱与喧嚣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馀生的死寂,间或传来曹军士兵巡逻时整齐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传令声。

曹昂在张绣、周仓等亲卫的簇拥下,踏入这座浸透了水渍与血污的城池。

空气中混杂着泥水的土腥气、未散尽的硝烟味,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尸臭,令人作呕。

街道两旁,残垣断壁随处可见,被洪水冲刷出的淤泥尚未清理干净,一些侥幸存活的百姓蜷缩在尚能遮风的角落,用惊恐而麻木的眼神偷偷打量着这支入城的军队。

“传令下去,首要之事,清理街道,疏通沟渠,掩埋所有尸首,务必多用石灰,严防瘟疫!“曹昂语气凝重地对紧随其后的董昭吩咐,“尤其是水井,必须彻底清淘消毒后方能取用。“

“是,明府,下官已安排人手在办。“董昭连忙应道,他脸上也带着疲惫,但眼神依旧精明干练。

这时,一队士兵押着几个被缚的眭固军将领从旁经过。

其中一人突然挣脱束缚,冲着曹昂嘶吼:“曹昂小儿!用水攻这等卑劣手段,算什么英雄好汉!有本事与爷爷真刀真枪地“

话音未落,周仓已一个箭步上前,手起刀落,那人顿时身首异处。

周仓收刀入鞘,啐了一口:“败军之将,也配在此狂吠!“

曹昂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地上的尸首,对董昭道:“将这些被俘的将领单独关押,严加看管。若有再敢喧哗闹事者,立斩不赦。“

“属下明白。“

张绣这时匆匆赶来,抱拳禀报:“贤弟,此战我军阵亡八百七十三人,重伤三百馀,轻伤逾千。多是攻城及最后巷战所致。眭固所部,除战死者,俘获四千三百馀人,其中约半数带伤。“

曹昂沉默片刻,叹了口气:“阵亡将士,登记造册,妥善收殓。骨灰或灵柩务必送回其家乡或洛阳,依阵亡最高规格抚恤,其家眷优先纳入府兵体系,授田抚育,免三年赋税。伤者,全力救治,不惜药材。“

“遵命!“张绣肃然应道。

这时,夏侯敦也带着亲兵赶到,他那仅存的独眼中闪铄着兴奋的光芒:“贤侄!此战大捷,缴获颇丰!光是粮草就够我军用度两月有馀!“

曹昂却不见喜色,反而问道:“夏侯叔父,我军伤亡如何?可曾清点完毕?“

夏侯敦一愣,随即收敛了笑容:“这个正在清点。不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,能拿下朝歌,这些代价值得!“

“每一个将士的性命都弥足珍贵。“曹昂沉声道,“阵亡将士的抚恤一定要落实到位,此事就劳烦叔父多多费心。“

说话间,几人已行至原县衙门前。只见衙门口聚集了不少百姓,正在排队领取粥饭。

原来董昭早已命人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。

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曹昂面前,突然跪地叩首:“多谢将军活命之恩!要不是将军开仓放粮,我们这些老弱妇孺,只怕都要饿死在这街上了“

曹昂连忙上前扶起老妇人:“老人家请起。朝廷王师至此,本就是为解救百姓于水火。从今往后,河内再无战乱,大家都能安居乐业。“

待老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后,曹昂对董昭投去赞许的目光:“公仁先生思虑周详,此举甚得民心。“

董昭谦逊道:“明府过奖。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秩序,防止溃兵和趁乱打劫者祸害地方。下官已命裴元绍将军率领本部人马,配合于禁、乐进将军的步卒,迅速扫荡朝歌周边地区,清剿眭固残部。“

“如此甚好。“曹昂点头,随即又问,“河内各县长吏,如今是何动向?“

董昭回道:“朝歌一下,尤如摧枯拉朽。郡内其馀各县,如荡阴、林虑、汲县等,皆已望风归附,县令、县丞纷纷遣使送来犒军之物,呈递效忠文书。“

“传令河内全郡,既往不咎!“曹昂斩钉截铁,“但若有谁阳奉阴违,暗中作梗,严惩不贷!“

众人进入县衙大堂,曹昂命亲兵守住四周,只留下董昭与贾诩二人。

他凝视董昭,语气郑重:“公仁先生,河内初定,百废待兴,内外隐患犹存。我意,由你暂代河内太守一职,总揽郡内一切军政民政,你可能胜任?“

董昭闻言,心中剧震,立刻行大礼:“承蒙明府信重!昭必竭尽驽钝,肝脑涂地!定当抚平疮痍,整顿秩序,为明府守好这河内基业!“

曹昂亲手将他扶起:“我相信先生之能。河内世家,经此一事,虽表面臣服,但暗中的抵触必然不少。先生在此,当刚柔并济。“

“昭明白。“董昭心领神会。

“另外,“曹昂沉吟道,“我会表奏天子,正式任命你为河内太守。同时,为有功将士请功。夏侯敦叔叔、于禁、乐进将军等力战破城;张绣大哥稳定后方;周仓、裴元绍等各有功绩,皆需封赏。“

一直沉默的贾诩微微颔首:“诩,领命。“

这时,曹昂将目光投向地图上的北方:“文和先生,袁绍即将平定幽州,下一步我们该如何?“

贾诩缓缓道:“主公,河内虽定,尚需消化。袁绍势大,不可急于争锋。当务之急是全力经营洛阳,迁民、屯田、练兵、积谷。至于河内有董公在此,主公可暂放宽心。“

曹昂深以为然:“传令:大军休整五日后分批返回洛阳。于禁率五千兵马暂留朝歌,协助董太守稳定地方。“

待贾诩和董昭领命而去后,曹昂独自走出县衙,望着秋日天空长舒一口气。

他知道,这仅仅是在乱世中艰难迈出的又一步。

袁绍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,内部的改革也必将触动更多人的利益。

但他眼神依旧坚定。

府兵、均田的种子已经播下,他要用自己的方式,在这乱世中,走出一条不同的路。

这时,一骑快马飞驰而至,马上骑士滚鞍下马,呈上一封密信:“启禀明府,许都急件!“

曹昂拆开信件,眉头渐渐蹙起。

“该来的,终究还是要来了。“曹昂喃喃自语,将密信紧紧攥在手中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