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城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连城小说网 > 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 > 第403章 木灵官

第403章 木灵官

民国初年,关东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,屯里有个叫赵老六的木匠,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,做得一手好木工活。他尤其擅长雕刻各种神灵牌位和神像,附近十里八村谁家请神立堂口,都来找他。

这年腊月,靠山屯来了个外乡人,姓胡,自称是关内逃难来的。胡先生看着四十出头,面皮白净,说话文绉绉的,在屯西头买了处小院住下,平日里深居简出,偶尔给人看看病算算命,倒也灵验。

开春后,胡先生找到赵老六,说要请他雕一尊“灵官像”,还特意嘱咐要用老槐木做料,尺寸也有讲究,必须三尺三寸高,且要在月圆之夜开工。

赵老六心里纳闷,寻常人请神都请观音、关公,这灵官虽是道门护法,但鲜少有人单独供奉。不过既然主家有要求,他也没多问,收了定金便着手准备。

说来也怪,砍伐那棵老槐树时,赵老六总觉得心神不宁。老槐树在山坳里长了不知多少年,树干粗得两人合抱不过来,砍断时切口处竟渗出血红色的汁液,吓得帮忙的伙计扔下工具就跑。

赵老六毕竟是老手艺人,祖辈传下的规矩记得牢靠。他按照传统,先在树前烧纸焚香,告罪一番,才将木材运回工坊。

月圆之夜,赵老六闭门开工。雕刻之时,他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,回头却又空无一物。更奇的是,那槐木质地异常,刻刀下去,手感不似木头,倒像是割在皮肉上,隐隐有弹性。

连续三晚,灵官像终于成型。这尊神像虬髯怒目,手持金鞭,栩栩如生。最后一刀落下时,油灯忽明忽暗,赵老六似乎看到神像眼睛眨了一下,惊得他倒退两步,定睛再看时,又无异样。

第二天胡先生来验货,见到神像满意地点点头,付清余款,却不要赵老六帮忙运送,自己一人轻轻抱起三尺高的神像,健步如飞地走了。赵老六暗自称奇,那槐木少说也有百十来斤,这文弱书生哪来这般力气?

自那以后,靠山屯开始出现怪事。

先是屯里几个二流子莫名其妙摔断了腿,问起来都支支吾吾,说是半夜回家时被个黑脸大汉追打。接着,屯中王寡妇家经常半夜遭人骚扰的问题也解决了,她窗台上莫名多了个黑手印,吓得那些原本想占便宜的光棍再不敢靠近。

最奇的是屯东头李老大家。李老大是屯里有名的泼皮,专干欺男霸女的勾当。有日他强占了邻家二亩好地,当晚家中就闹将起来。邻居们听见李老大杀猪般惨叫,却无人敢去查看。第二天,李老大鼻青脸肿地主动归还地契,还赔了不少粮食,问他怎么回事,他只哆嗦着说“灵官显圣”,再不多言。

渐渐屯里人发现,这些怪事都跟胡先生有关。但凡有人求到他门上,只要确是受了冤屈,不出三日,定有人讨回公道。乡民们传言胡先生请的灵官像成了精,专在夜间活动,惩恶扬善。

赵老六听说后,心里半信半疑。直到有一事,他才确信那木灵官真有了灵性。

这年夏天,赵老六的独子铁蛋进山采药,三日未归。赵老六求人四处寻找无果,最后硬着头皮去找胡先生。胡先生闭目掐指一算,道:“孩子困在西山老林子的山洞里,脚伤了,但无性命之忧。”

当夜,月黑风高,赵老六带着几个乡亲举火进山。至半路,忽见前方隐约有个高大黑影引路,众人紧随其后,果然在西山一处隐蔽山洞找到了铁蛋。孩子说是看见个黑脸神人指路,才爬进山洞避雨,不小心摔伤了脚。

回家途中,众人分明看见有个高大的影子闪进了胡家院子。赵老六这才确信,那尊木灵官真的活了过来。

木灵官显圣的事越传越远,连外乡人都知道靠山屯有尊活神像,前来上供许愿的人络绎不绝。胡先生家门前渐渐成了个小庙,香火旺盛。

然而好景不长,屯里来了个云游和尚,见胡家香火鼎盛,便上门化缘。胡先生客气接待,那和尚却盯着堂上灵官像皱眉道:“施主,此物有灵无道,久必为祸,不如让贫僧带回寺院度化。”

胡先生笑道:“大师多虑了,灵官护佑一方,何祸之有?”

和尚摇头而去,临行前对围观众人道:“木偶成精,非凭自身修行,乃借外力点化。初时或行善举,日久必生私欲,尔等好自为之。”

起初没人把和尚的话放在心上,可半年后,怪事接连发生。

先是屯里有人发现牲畜莫名死亡,颈上有齿痕,却不似寻常野兽所为。接着,几个曾经得罪过胡先生的人家接连遭殃,不是仓房起火就是孩子生病。更可怕的是,有夜归人称看见一个黑面巨人在河边饮水,目露红光。

赵老六也觉出不对。以往木灵官显灵,都是惩戒恶人,如今却连些小过小错也要严惩。有孩童偷瓜,被打得三日下不了床;夫妻口角,丈夫竟被吊在村口大树上。

屯里人开始害怕,私下议论这木灵官是不是成了精怪。胡先生也仿佛变了个人,原本谦和有礼,如今变得傲慢乖张,稍不如意就威胁“灵官降罪”。

一日黄昏,胡先生突然来找赵老六,面色凝重道:“赵师傅,灵官像出了裂痕,烦请修补。”

赵老六随他前往,见那灵官像果然从眉心至胸口有一道细缝。更让他心惊的是,神像原本威严的面目此刻显得狰狞,眼中竟似有血光。

修补时,赵老六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。他闻到神像散发出一股血腥气,刻刀触碰裂缝时,隐约听到一声低吼。

当夜,赵老六做了个噩梦,梦见木灵官站在他床前,口吐人言:“造我者是你,解我者亦是你。三七之日,我当饮血开光,位列仙班。”

赵老六惊醒,浑身冷汗。次日一早,他急忙去找胡先生,却见胡家大门紧闭,邻居说胡先生进山采药去了。

接下来的日子,靠山屯阴云密布。每到夜晚,就有沉重的脚步声在屯中回荡,家家闭户,小儿夜啼。有胆大的夜窥,见那木灵官已长至丈余高,眼如灯笼,在屯中巡游。

赵老六心知大祸将至,忽然想起祖父生前说过:木偶成精,需在未完全化形前破其“灵枢”。他翻出祖传的《鲁班经》,果然找到相关记载:“木灵有七窍,窍通则灵显,泥封其窍,灵自散。”

然而书上没说七窍在何处。赵老六苦思冥想,回忆起雕刻时的细节,恍然大悟——那七窍必是雕刻时最后七刀所在之处!

这时,胡先生突然回来了,脸色苍白如纸,眼神涣散。他挨家挨户传话:三七之日,灵官要受血食,每户需献牲礼,否则大祸临头。

屯民恐慌,赵老六却知这“血食”恐怕不只是牲畜。他暗中串联几个胆大的乡亲,准备在三七之夜动手。

月圆之夜,胡家院子里摆起香案,木灵官像已变得面目狰狞,高达一丈,周身泛着红光。屯民们战战兢兢牵来牲畜,胡先生却摇头道:“灵官要的是人血。”

众人大骇,正要四散逃跑,院门忽然紧闭。胡先生眼露绿光,声音尖利:“既然来了,就留下吧!”

木灵官像突然活动起来,伸手抓向最近的人。危急时刻,赵老六挺身而出,手持朱砂笔,高喊:“我知道你七窍所在!”

木灵官动作一滞,胡先生脸色大变:“拦住他!”

赵老六灵活躲过扑来的胡先生,冲向木灵官。凭着记忆,他迅速在神像眉间、胸口、四肢等处点了七下,每点一处就抹上一把朱砂混黑狗血的泥膏。

木灵官发出凄厉嚎叫,身形摇晃。胡先生口吐白沫倒地,竟化作一只老狐,窜入夜色。

灵官像轰然倒塌,碎成无数木块。惊魂未定的屯民围上来,发现木块中竟有鲜血渗出。

此事过后,靠山屯恢复了平静。赵老六把经历告知子孙,叹道:“万物有灵,可借正法修行,不可走邪道捷径。那狐仙想借木灵官收集香火,早日得道,反被其控制,险些酿成大祸。”

至于胡先生究竟是狐仙被木灵官反噬,还是本就是木灵官幻化,众说纷纭。只有一点靠山屯人铭记在心:仙家之事,福祸相依,敬畏即可,不必过分亲近。

如今你若到靠山屯,还能听到老人讲述木灵官的故事。据说月圆之夜,细心的人还能听见山中传来沉重的脚步声,那是木灵官的残灵仍在游荡,等待下一个能赋予它形体的匠人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