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城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连城小说网 > 抢我婚约嫁太子?我携孕肚嫁皇帝 > 第244章 不争

第244章 不争

福安恭喜完永安侯,还没忘记对裴景延和裴景川道贺:“裴大公子、裴二公子还有裴三公子也大喜。”

福安面面俱到。

裴景延和裴景川两个人,却都脸色十分复杂。

何喜之有?

这件事对永安侯府,真的是喜事吗?

若是寻常时候,永安侯府出了一位皇妃,当然是大喜。

可如今这情况,倒是复杂起来了。

他们另外一位妹妹嫁给了太子殿下,如今锦宁要入宫为妃,这分明就打皇后娘娘的脸!

以后永安侯府和明月妹妹,只怕都会成为皇后娘娘的眼中钉肉中刺!

福安亲自将锦宁搀起,然后对着锦宁温声道:“娘娘,陛下说,三日后迎你入宫,为你举行册封大典。”

“奴才已经将册封大典用的吉服,带来了。”福安说着,往后瞥了一眼。

身后的小太监,当下捧来了一件吉服。

红色和玄色配在一处,在春日的暖阳下,竟也光彩夺目,十分相配。

除却这吉服,还有其馀不少赏赐。

有赏给锦宁的,也有赏给永安侯府的。

待福安退下后。

永安侯看着那一院子的赏赐,心中除却高兴,更多的是复杂。

他如那铁板上的鱼一样,左边也是煎熬,右边也是煎熬。

这些赏赐不得不收。

可收了,只怕明月就要同他离心。

倒是裴景钰,真心实意的,看着锦宁道了一声喜:“恭喜大妹妹。”

锦宁看抬头,四目相对之间,一切不言而喻。

……

这封妃的圣旨降下。

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,砸下一块巨石,顿时将水面上砸出无数浪花。

待早朝之时。

徐相已经领着数十位大臣,向高位之上那位神色冷肃的地方,谏言了。

“陛下,裴大姑娘曾经同太子殿下议过亲,若此时再入宫,免不了要被天下百姓议论,恐损天威!伤了这江山社稷啊!”说话的人,是一位谏臣,年岁不小,模样看起来极其古板严苛。

但他反对这件事的原因,不是因为他古板,而是因为他是徐相的人。

徐相在朝堂上多年,自然少不了门生党羽。

此人一开口,一群人就齐刷刷的,在殿上跪倒一片。

这些人齐刷刷地,在殿前跪倒一片。

帝王坐在龙椅上,神色冷肃,并未言语,只是淡淡扫了一眼朝中的几位寒门清流。

“徐大人,太子殿下只是和裴大姑娘议过亲,又不是真的成亲了,太子殿下娶裴大姑娘妹妹,尚且不觉得有损太子威严呢,怎么轮到陛下了,就要如此严苛?”最近新被提拔的礼部侍郎张晏开口道。

跟着便是柳真真的父亲,开口了:“况且裴大姑娘,如今已有龙嗣,徐大人这意思是……是不想让龙嗣入宫?”

“江山社稷,以子嗣延绵为根基,你们百般阻挠,是想动江山社稷吗?”那张晏又开口。

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地站出来反对徐相,倒也和徐相的人,打了个平手。

徐相领先帝遗诏,作为辅政大臣,十馀载,党羽和门客何其之多?

坊间甚至有传闻,说这徐家,是半朝王。

也就是说,朝堂之上,明里暗里的加在一起,少说有半数的人,支持徐家。

也并非帝王无能,而是这大梁朝,传到萧熠手中的时候,本就是亡朝之态,外面战乱不止,内忧无数。

萧熠止外战,平内乱,十馀年才将大梁经营到如今初现盛世的模样,可见其不易。

若在关时候,徐家一脉再惹出乱子来,这江山如今是何等模样,尚未可知。

况且,这徐相一脉,虽弄权朝野,但也并非无用之人,是以这么多年,萧熠并未动过徐家,容他们至今日。

但今天,朝堂上的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猜测。

陛下明知道徐家人会不高兴,可还要封妃……只怕,不只后宫,连带着这前朝,都要起风浪了啊!

这个时候若是站错了队,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。

就在此时,孟将军也跟着附和了一句:“臣也以为,张大人说得甚是有道理,该以子嗣为重。”

自家小子跟锦宁那点事儿,他是知道甚至是默许的。

他们是武将世家,脑子里面没那么多弯弯绕绕,若真喜欢什么了,去求便是!

故而他从未阻拦过,而是静待事情的发展。

可万万没想到,锦宁那丫头,竟然成了陛下的人了。

孟将军就算是个粗人,这个时候也知道,在这件事上孟府必须端正态度,否则事情可就麻烦了。

栖凤殿中。

徐皇后耐心地等着前朝的消息。

刚下朝,就有人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,传到了徐皇后的耳中。

“娘娘,陛下怕是早就为今日之事做准备了,今日朝中除却徐家一脉的人,竟无其他人反对这件事!徐相担心若是执意反对下去,容易让人觉得是皇后娘娘容不得人。”李全开口道。

徐皇后看向李全,冷声道:“所以呢?”

“徐相同意陛下纳裴大姑娘入府了。”李全低声道,不敢去看徐皇后的神色。

徐皇后的脸色阴鸷铁青。

陛下素来看重臣心民意,她本以为在前朝谏言,能阻止这件事发生,可没想到,陛下竟然不顾臣心,也不怕百姓议论,执意如此!

“景春宫知道这件事了吗?”徐皇后问。

李全点头:“知道了。”

“贤妃就没什么反应吗?”徐皇后又问。

比起自己动手,她更盼着贤妃动手,若如此,倒也可以捡个便宜。

而此时的景春宫之中。

贤妃正安静地听着景春宫掌事太监孙印的禀告。

听完后,贤妃还神色平静地饮了茶。

旁边的姑姑意春担心地说了一句:“娘娘,咱们用不用想办法阻止这件事?”

贤妃笑了起来:“为何要阻止?如今宫中添新人,是好事。”

春意见自家娘娘神色如往日清傲,叹息了一声:“娘娘还真是寒梅一样的性子,从来不屑和人争春。”

“哦,对了,准备一些厚礼,待那位宁妃妹妹入宫的时候,本宫亲自去送。”贤妃含笑道。

锦宁并不知道,宫中因为自己要入宫,都发生了什么。

更不知道帝王是如何力排众议的。

她在永安侯府上,安静地度过了三日。

不知道是帝王下了命令,还是其他什么缘故,连带着裴明月都没敢回永安侯府寻锦宁的晦气。

这日一早,宫中的车马,便停在了永安侯府外面。

海棠的脸上满是喜色:“姑娘!陛下派人来接您入宫了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